★ 煤矿安全 ★
差错管理氛围与矿工心理安全行为的关系研究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形势处于稳定好转态势,但仍有事故发生,而事故产生的最主要诱因是矿工不安全行为。因此,如何提高矿工的安全行为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安全行为包括生理安全行为和心理安全行为,Bronkhorst提出心理安全行为与生理安全行为同等重要[1]。在安全领域当前国内外学者从个体特征、组织环境以及矿工生理安全行为等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针对矿工心理安全行为的研究较为匮乏[2],仅有李琰等学者提出工作压力[3]、工作资源与心理社会安全氛围[2]会积极影响矿工的心理安全行为。
差错管理氛围作为一种容错型的管理环境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对安全生产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4]。差错管理氛围的结果变量相关研究大多数集中于组织的创新、学习与绩效,以及个体的差错报告等方面。目前有学者指出差错管理氛围对工人安全行为[5]、安全绩效[6]、安全态度[8]等均存在积极影响。然而在煤矿安全领域,差错管理氛围对矿工心理安全行为的研究鲜有涉及。基于此,从个体积极心理状态视角出发,选取了相较于心理资本更适合矿工工作特点的安全心理资本作为中介[8],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差错管理氛围对矿工心理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为如何确保矿工安全生产提供新思路。
1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1.1 差错管理氛围与心理安全行为
差错管理氛围是指差错发生后及时发现、广泛分析并公开交流错误、有效处理和减少负面错误后果、确保员工从差错中学习、有效处理和最小化负面后果并增加潜在的积极后果的一种组织管理氛围[9]。Cigularov等[5]将差错管理氛围度量为差错学习、差错思考、差错能力与差错沟通4个维度,并被学者广泛认可。
心理安全行为是指员工为了维护自己工作时的心理安全状态、发展组织心理安全的环境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遵守事故报告程序、主动咨询心理安全顾问或支持小组,组织或计划可以减轻工作压力的各项活动[1]。差错学习是指当人们进行一项任务时,可以从错误行为中学到很多东西[9],煤矿工人由于长期在高危高压井下作业,难免会在作业时产生一些小的违规错误操作,一个鼓励矿工报告和讨论错误的开放环境使得矿工不必过于担心潜在消极后果与个人形象问题而隐瞒错误,相反地,会刺激矿工积极汇报错误,当错误被公开传播时,从他人的错误中学习也成为可能,并作出各项心理安全行为。差错思考是指犯了错误之后,人们试图分析是什么导致了错误,错误实际上会激发个人对错误发生的特定情况有更准确、更深入的理解,进而通过班组讨论的形式准确把握深层次问题所在。差错能力是指当一个错误发生时,它会立即被纠正,一方面,减少了未被检测到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促进了快速发现并解决各种潜在安全问题。差错沟通是指当一个人犯了错误,他会和其他人分享,这样他们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对错误的沟通是最重要的差错管理实践[9],从他人的错误经验中学习,避免自己产生类似的错误,高度的错误经验交流与共享可以促进矿工之间做出更多的心理安全行为。而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个体心理需要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组织的情境要素与个体内在动机的产生具有密不可分的相关性[10]。同时,李琰等[2]研究发现工作资源会正向影响矿工的心理安全行为,而差错管理氛围作为工作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大大减轻矿工面对差错的心理压力,帮助矿工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获得更高的心理安全感与成就感,进而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安全行为。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1a:差错学习与心理安全行为正相关;H1b:差错思考与心理安全行为正相关;H1c:差错能力与心理安全行为正相关;H1d:差错沟通与心理安全行为正相关。
1.2 差错管理氛围与安全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作为一种“核心自我评价”,被广泛定义为个体在成长和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心理状态。王璟等[8]将心理资本引入安全领域,并结合煤矿工人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提出与安全生产密切联系的安全心理资本,包括希望、韧性、自我调节、安全自我效能、乐观、冷静6个维度。Luthans等[11]指出组织当中积极的、支持性的环境会正向影响员工的心理资本,而煤矿企业差错管理不是一味地惩罚犯错工人,而是重视并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养,通过分析与解决问题使更多人掌握安全工作技能,从而使工人遇事冷静,增强他们对工作安全性的希望与乐观的态度;王重鸣等[12]研究指出差错氛围可以培养员工积极的差错思维,差错发生后工人之间相互分享经验,激发自主学习动力,进而增强工人的自我调节能力;Cigularov等[5]研究发现,差错管理氛围对工人的安全态度及行为有积极作用,在煤矿企业中会增加工人之间的安全支持,因此工人长期在此组织管理环境中工作会逐渐增强其做出安全行为的自信心,即安全自我效能。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2a:差错学习与安全心理资本正相关;H2b:差错思考与安全心理资本正相关;H2c:差错能力与安全心理资本正相关;H2d:差错沟通与安全心理资本正相关。
1.3 安全心理资本与心理安全行为
心理资本理论指出,心理资本可以积极地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态度,当煤矿工人自身具备较高的希望、韧性、遇事冷静与乐观等心理素质时,在面对复杂高压的矿井作业时更能从容冷静地做出安全行为。相关研究表明,员工的心理资本可以积极地影响员工安全行为[13]、安全绩效[14],工人的安全心理资本会正向影响其安全行为[8]。李琰等[3]进一步证实在煤矿企业中工人的安全心理资本对心理安全行为存在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3: 安全心理资本与心理安全行为正相关。
1.4 安全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在组织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例如叶新凤[13]的研究揭示了心理资本在安全氛围对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李琰等[3]在研究工作资源对煤矿工人心理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中发现心理资本起部分中介作用。由组织支持理论可知,组织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员工对组织的情感信赖,促使员工做出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积极行为[15],而煤矿企业差错管理氛围正是对工人的一种容错支持。Hodges等[16]实证研究指出差错管理氛围与工作压力等负面情绪负相关,可以有效降低员工的焦虑、忧郁等心理状态。朱颖俊等研究指出差错管理氛围对员工心理授权具有积极影响,心理授权维度划分当中包括自我效能[17],即安全心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心理资本理论指出心理资本一方面会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态度,而差错管理氛围作为煤矿工人每天接触的外界环境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心理资本,与此同时工人的心理资本同样积极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4: 安全心理资本在差错管理氛围与心理安全行为中起中介作用。
1.5 模型构建
基于以上提出的10条假设,构建差错管理氛围、安全心理资本与心理安全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假设模型图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以山西省4大煤矿集团的采煤一线工人为研究对象,并将潞安集团作为研究重点,共发放330份问卷,有效回收303份,有效样本率高达91.82%。调查对象全部为男性,其中30岁以下(包含30)占31.7%,30~40岁(包含40)占40.6%,40~50岁(包含50)占15.9%,大于50岁占5.9%。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国内广泛使用的成熟量表,其中差错管理氛围的测量采用Cigularov等[5]修订的量表,包含差错学习、思考、能力、沟通4个维度,共16题项,结合煤矿工人实际情况并反复咨询煤炭领域专家与博士意见后,最终共保留10题项;安全心理资本测量采用王璟等[8]开发的12题项量表;心理安全行为的测量采用Bronkhorst等[2]编制的6题项量表。所有题项均采用Likert 5点量表进行测量。
3 数据分析结果
3.1 量表信效度分析
运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各变量的信度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差错管理氛围、安全心理资本与心理安全行为3个变量的Cronbach’s α (克朗巴哈系数)系数均>0.7,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经测算,各变量的KMO(因子分析)值均>0.7(差错管理氛围0.731、安全心理资本0.958、心理安全行为0.894),且巴特利检验P值(拒绝原假设的最低置信水平)均<0.001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同时各问卷的AVE(平均方差)值均>0.5,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表1 信度与效度分析

题项名称均值标准差Cronbach's αAVE题项题项数差错管理氛围差错学习3.600.700.7820.665X11~X133差错思考3.510.730.8120.604X21~X233差错能力3.600.760.8030.676X31~X322差错沟通3.580.810.7710.628X41~X422安全心理资本3.560.610.9290.527Z1~Z1212心理安全行为3.680.620.8790.553Y1~Y66
3.2 结构模型拟合检验
基于差错管理氛围、安全心理资本与心理安全行为的相互关系,以及以上所提假设,采用Amos7.0软件构建假设模型验证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首先,构建完全中介模型:差错管理氛围完全通过安全心理资本对煤矿工人心理安全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其次,构建部分中介模型:差错管理氛围既可以直接正向影响心理安全行为,也可以通过安全心理资本对心理安全行为产生影响。各模型的拟合度分析结果及各项指标的适配范围如表2所示。由表2拟合结果可知,完全中介模型与部分中介模型的各项指标均在适配范围内,且部分中介模型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完全中介模型,表明部分中介模型的拟合度较好,与上文所提假设一致。
表2 各模型拟合指标结果

模型卡方值/自由度近似误差均方根拟合优度指数规范拟合指数比较拟合指数完全中介1.4050.0370.9000.9000.969部分中介1.2570.0290.9120.9110.980适配范围1~3<0.080>0.900>0.900>0.900
3.3 检验结果分析
运用Amos7.0软件检验最终模型,得到以安全心理资本为中介的差错管理氛围对煤矿工人心理安全行为的关系模型及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各观测变量的残差为e1~e28,其中安全心理资本与心理安全行为两者存在误差项,分别为err1、err2,从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

图2 结构方程模型及路径示意图
(1)各潜变量与对应的观察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均达到0.5以上,表示问卷具有良好的测量效果。观察各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可以看出:差错学习对心理安全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27(p<0.001)、差错思考对心理安全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16(p<0.01)、差错能力对心理安全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12(p<0.05)、差错沟通对心理安全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19(p<0.01)、故H1a、H1b、H1c、H1d得到验证。
(2)安全心理资本与心理安全行为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3(p<0.001),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煤矿工人的安全心理资本会促进心理安全行为,假设H3得到验证。
(3)观察各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可以看出:差错学习对安全心理资本的路径系数为0.26(p<0.001)、差错思考对安全心理资本的路径系数为0.35(p<0.001)、差错能力对安全心理资本的路径系数为0.19(p<0.001)、差错沟通对安全心理资本的路径系数为0.24(p<0.001)、故H2a、H2b、H2c、H2d得到验证。根据中介效应计算公式得到差错管理氛围各维度对心理安全行为的总效应分别为0.36、0.28、0.18、0.27,表明安全心理资本在差错管理氛围与心理安全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假设H4得到验证。
为了进一步验证安全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利用bootstrap法重复采样5000次,运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路径效应值标准误差95%置信区间下限及上限X1→Z→Y0.20370.0319[0.1459,0.2699]X2→Z→Y0.22710.0279[0.1728,0.2838]X3→Z→Y0.15780.0251[0.1096,0.2078]X4→Z→Y0.16710.0276[0.1152,0.2242]
从表3中可以看出,差错学习(X1)、差错思考(X2)、差错能力(X3)、差错沟通(X4)通过安全心理资本(Z)影响心理安全行为(Y)的4个中介效应均显著(间接效应为0.2037、0.2271、0.1578、0.1671且置信区间均不包括0)。
4 结语
(1)煤矿企业应明确对待差错的管理态度。差错管理氛围的差错学习、思考、能力与沟通4维度与煤矿工人的安全心理资本、心理安全行为均显著正相关,而心理安全行为是安全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工人在发生错误行为之后,管理者宽容的态度可以减轻其压力,快速报告、检测错误、共享错误行为,与他人进行开放式沟通,使得他们不仅从自身的错误中学习,还可以从他人的错误学习,加强了组织安全培训效率,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工作程序。
(2)煤矿企业应在实际行动上提高差错管理水平。从长远来看,对错误有高效处理方法的煤矿企业会有更高的安全生产水平,因为这些组织善于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从错误中学习。因此,煤矿企业应作出相应的具体行动,例如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与实践程序,并提供有利于煤矿工人进行差错报告、沟通、学习的平台,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3)煤矿企业应加强对生产一线工人心理状态的重视,减少因其心理状态问题而导致的伤亡和损失。煤矿工人心理状态越积极,对待工作就会更加谨慎,进而从容地应对井下工作。因此,煤矿企业管理者应重视安全心理资本的开发,设立相关的心理咨询处予以支持。
(4)煤矿企业的差错管理氛围4维度:差错学习、差错思考、差错能力、差错沟通与安全心理资本显著正相关,其中差错思考对安全心理资本的影响最为强烈。差错管理氛围4维度均通过安全心理资本间接影响工人的心理安全行为。研究仅从总体上探讨了心理安全资本在主效应中发挥的中介作用,而王璟等学者针对煤矿一线工人编制了细分为6维度的安全心理资本量表,未来可进一步分维度研究其作用机理。此外,研究仅对安全心理资本这一个中介作用进行了验证,未来还可以深入研究其他作用机理,例如领导风格、团队特征等。
[1] Bronkhorst, Babette. Behaving safely under pressure: The effects of job demands, resources, and safety climate on employee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safety behavior[J].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2015, 55:63-72.
[2] 李琰,张燕,田水承.基于链式中介效应的工作资源与心理安全行为关系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9,39(6):972-978.
[3] 李琰,张燕.矿工工作压力对心理社会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及实证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3):135-140.
[4] 尹奎,孙健敏,陈乐妮.差错管理氛围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38(2):75-87.
[5] Cigularov K P , Chen P Y , Rosecrance J . The effects of error management climate and safety communication on safety: A multi-level study[J].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010, 42(5): 1498-1506.
[6] Casey T W, Krauss A D. The role of effective error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increasing miners' safety performance[J]. Safety Science, 2013: 131-141.
[7] 李艳,畅红琴,续婷妮.煤矿企业差错管理氛围与安全绩效的关系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9,46(3):113-118.
[8] 王璟,李红霞,田水承,等.煤矿工人安全心理资本量表编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28(3):7-12.
[9] Van Dyck C, Frese M, Baer M, et al. Organizational error management culture and its impact on performance: a two-study replicatio[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 90(6): 1228.
[10] 门一,樊耘,马贵梅,等.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对新一代人力资本即兴行为形成机制的研究[J].管理评论,2015,27(11):132-139.
[11] Luthans F,Avolio B J,Avey J B.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J].Personnel Psychology,2007,60(3):541-572.
[12] 王重鸣,郭维维,Michael Frese, Andreas Rauch.创业者差错取向的绩效作用及其跨文化比较[J].心理学报,2008(11):1203-1211.
[13] 叶新凤,李新春,王智宁.安全氛围对安全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科学决策,2014(10):18-38.
[14] 高伟明,曹庆仁,许正权.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安全绩效的影响:安全氛围和心理资本的跨层中介作用[J].管理评论,2017,29(11):116-128.
[15] 赵富强,陈耘,张光磊.SOHRP对高危行业员工安全绩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25(9):152-158.
[16] Hodges M E, Gardner D.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error climate on aviation maintenance performance[J]. The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14, 7.
[17] 朱颖俊,裴宇.差错管理文化、心理授权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创新效能感的调节效应[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7):23-29.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rror management atmosphere and miners' psychological safety behavior
Du Jie, Guo Lifang, Wu Peng.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rror management atmosphere and miners' psychological safety behavior [J].China Coal, 2020,46(11)∶68-73. doi:10.19880/j.cnki.ccm.2020.11.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