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闭煤矿潜在资源分析及二次利用前景2023年第1期
作者:张飞燕1,2,纪开鑫1,韩 颖3,4,5,6
单位:(1.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焦作市,454003;2.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焦作市,454003;3.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省焦作市,454003;4.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焦作市,454003;5.深井岩层控制与瓦斯抽采国家安监局科技支撑平台,河南省焦作市,454003;6.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焦作市,454003)
摘 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加速了我国煤矿落后产能的退出,但同时关闭煤矿的合理再利用提上日程。为探讨关闭煤矿潜在的可利用资源及其利用前景,基于关闭煤矿彻底废弃的负面效应分析,对其潜在资源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各种资源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其在二次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关闭煤矿潜在资源主要包括剩余煤炭、矿井水、煤层气、地下空间以及生态开发与工业旅游资源;厘清剩余煤炭资源赋存特征、提高关闭煤矿信息化程度、构建关闭煤矿剩余资源评价体系以及建立健全关闭煤矿综合开发利用政策对关闭煤矿资源二次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关闭煤矿;潜在资源;类型划分;资源评价;二次利用前景
基于时空网络的煤炭铁路运输重车调度优化研究2023年第1期
作者:段宏海,韩 杨,孔祥胜,刘荣杰
单位:(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011)
摘 要 针对大型能源集团煤炭“产运销储用”一体化配送供给过程中,铁路重车易在港前拥堵、列车调度分配效率低、煤炭铁路运输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提出铁路运输重车调度优化模型。基于一体化煤炭供应链中铁路下游分流业务,构建了动态重车车流调配时空网络模型,充分考虑了煤炭一体化配送供给方式下日分流计划定量约束及铁路自身运力、保留能力限制以及列车运行规则限制等因素;在实际应用中以增大铁路运输效率为优化目标,为尽量减少重车中途保留及港前拥堵时间,构建了大规模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国内某大型能源集团一体化链条铁路重车调度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应对车流不均衡等问题,通过重车分流调配优化,有效降低了铁路重车拥堵时间,防止了重车港前拥堵,提高了运输效率。
关键词 时空网络;煤炭铁路运输;重车调度;调度优化模型
煤矿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2023年第1期
作者:张少龙1,张科利2
单位:(1.陕西智引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18;2.陕煤集团5G+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陕西省西安市,712023)
摘 要 分析了煤矿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介绍了当前煤矿企业管理以及数字化转型的现状,解析了煤矿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具体特征;重点阐述了煤矿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构架,指出,应遵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以精细化为指导思想,以制度化为保障,以标准化为基础和支撑,以流程化为路径,以数据信息化为载体,以协同化为手段,确立以“工作精细化,制度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数字化,数字实时化,实时协同化”为转型总架构,按照“连接中融合,融合中协同,协同中监管,监管中公正”的技术路线,走“管理业务流程化,流程业务线上化、线上业务协同化,业务操作平台化,经营决策智能化”路径,进行国有煤矿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 煤矿企业管理;流程管理;融合协同;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
“双碳”目标下煤炭与新能源的优化组合方式、挑战与建议2022年第12期
作者:倪 炜,朱吉茂,姜大霖,吴 璘,李 涛
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北京市昌平区,102211)
摘 要 能源结构低碳转型需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发展,但我国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组合方式、耦合利用的空间及途径尚不明确。从电力系统内的协调调度、煤炭与新能源耦合利用两个视角探讨了煤炭与新能源的优化组合方式,并分析了“双碳”目标下不同发展阶段可能面临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多能源系统耦合互补等挑战,最后从顶层设计、系统协同、技术创新、政策保障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推动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双碳”目标;煤炭;新能源;优化组合;耦合互补
大型能源集团技能人才评价模型构建及其应用2022年第12期
作者:潘银洁,焦海涛,韩佳瑞,单 晴
单位:(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034)
摘 要 随着能源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和内部改革转型加快,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幅提高。在此背景下,构建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评价模型,培养一支素质高、技能强、业务精的技能人才队伍尤为重要。以大型能源集团技能人才为研究对象,依据胜任力模型理论,构建了由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5个维度组成的“三型”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模型;阐述了技能人才评价模型应用成效,通过科学使用评价方式、建设数字化评价平台,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能力显著提升,技能人才队伍持续优化。
关键词 大型能源集团;技能人才评价模型;评价指标;数字化评价平台;胜任力模型
新形势下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策略研究2022年第12期
作者:魏慎洪1,白雪亮1,袁祥飞2,3
单位:(1.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011;2.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100022;3.首科绿汇(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区,100022)
摘 要 针对当前煤炭产业发展环境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以及各种影响因素交织导致单一的、静态的煤炭产业发展应对策略难以奏效的现状,提出国内煤炭产业在新形势下要具备打赢“遭遇战”的能力,包括现代化的治理能力、协同的产业政策、充足的煤炭储备以及敏捷的供应能力;并从探索建立新型治理体制、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提升煤炭敏捷供应能力、加强煤炭市场信息化建设、加大煤矿绿色高效开发、理顺煤炭价格体系、加大煤炭产业金融支持等8个方面对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新形势;煤炭产业发展;供应能力;发展策略
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煤电联营发展对策2022年第11期
作者:吴楚琦
单位:(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区,100031)
摘 要 电力市场化改革开启了由“计划电、市场煤”转向“市场电、市场煤”的进程,发电企业直接参与到市场主体竞争,传统经营方式面临重塑。基于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新能源快速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等新形势,分析了煤电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挑战,阐述了发展煤电联营的显著优势,认为,发展煤电联营能够提高煤电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对缓解煤电企业经营压力、保障煤炭供应安全、确保电力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加快适应市场化改革进程、做好新建项目规划、协同发展煤电联营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升级存量煤电联营项目、推动完善容量补偿和财税倾斜支持政策等方面,提出新形势下煤电联营的相关发展对策。
关键词 电力市场化;煤电联营;煤价电价波动;煤电用煤安全;发展对策;煤电企业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22年第11期
作者:梁 壮1,邸 帅2,赵东波3
单位:(1. 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北京市东城区,100713;2.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100029;3.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77)
摘 要 煤炭行业发展已经来到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加快推动煤炭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化解过剩产能、提高供给保障能力、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改善企业经济效益、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等方面阐述了“十三五”以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入分析了目前制约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并从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力度、优化煤炭开发布局、优化煤炭产能结构、强化规划引领、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运销基础、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深化行业改革、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完善法律法规等10个方面,提出推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资源基础;生产效率;先进产能;对策措施
煤炭市场供需失衡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2022年第10期
作者:徐 跃
单位:(国能销售集团山西煤炭采购中心,山西省忻州市,034000)
摘 要 针对前期煤炭市场供需失衡、煤价暴涨问题,从供给侧改革、煤矿产能、市场煤炭供应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对影响我国煤炭价格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在供给侧改革后,煤矿产能成为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煤炭限价政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产量,煤价变化幅度加大;市场煤供应缺口扩大了煤价上涨空间;我国煤炭产能远低于合理区间是煤价涨幅过大的根本原因。在分析煤炭价格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应强化政府执行政策的计划性和全局性考核、加强煤炭产能利用率监测和预警、加快建立煤矿弹性产能制度和储配煤基地建设、逐步放松煤炭市场价格管制等措施及政策建议,从而减少煤炭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发生。
关键词 煤炭市场;供需失衡;煤炭产能;政策建议
新时期煤炭勘察设计工程企业创新发展研究与实践 ——以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例2022年第10期
作者:郭庆华
单位:(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红桥区, 300131)
摘 要 介绍了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煤天津设计工程公司”)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十四五”时期煤炭勘察设计工程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和中煤天津设计工程公司创新发展需要注意和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阐述了该公司在践行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过程中的路径研究及其具体实践:成立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和新能源设计研究所、推进数字化业务转型,在煤炭智能掘进、智能选煤厂、地下空间利用等领域均走在行业前列,在城乡规划、民用建筑、城市综合体等非煤领域已实现诸多新突破;对企业“十四五”期间的创新发展谋划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 煤炭勘察设计工程企业;创新发展;数字化业务转型;智能选煤厂;地下空间开发
国有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22年第10期
作者:边岗亮
单位:(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部,陕西省榆林市,719315)
摘 要 内部市场化通过建立契约关系有效解决了企业内部推诿扯皮、动力不足、责任意识不强等大企业病问题,近年来许多国有煤炭企业纷纷引入内部市场化管理机制,但实施效果十分有限。在研究分析国有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机制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国有煤炭企业推行内部市场化过程中在思想观念、激励机制、政策支撑、沟通反馈等环节存在的不足,并立足国有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借鉴PDCA模型,从顶层设计、规范执行、政策支撑、分析改进4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对国有煤炭企业施行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部市场化;国有煤炭企业;激励机制;PDCA
黄河流域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转型途径2022年第9期
作者:李秋白1,刘 涛1,王 圣1,赵秀勇1,2,柏 源1,潘 超1,李 辉1,2
单位:(1.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洁高效燃煤发电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南京市,210023;2.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环境保护大气物理模拟与污染物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南京市,210031)
摘 要 从黄河流域当前能源结构、能源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现状分析出发,探讨并回答了在我国“双碳”目标下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中,黄河流域能源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所面临的煤炭资源往哪里去、清洁能源从哪里来、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环保工作怎么做的三大核心问题;探索提出了区域内大型综合能源企业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与转型途径,即:充分利用区域能源资源优势和良好的产业链基础,通过推进煤炭绿色开采、打造综合电力能源系统、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能源供应融合化发展,并以节能降碳为总抓手实现科学降碳与生态环保协同增效的绿色低碳转型。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流域;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挑战与路径
新时代贵州省能源工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2022年第9期
作者:宋晓波1,刘文义1,甄 选2
单位:(1.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区,100120;2.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100048)
摘 要 为推动贵州能源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描述了贵州省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能源工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低碳金融市场不成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5个方面研究未来贵州省能源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包括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推进“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最后提出实现贵州省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时代下贵州省能源行业闯新路提供支撑。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数字能源;新旧动能转换;债务风险;贵州省能源工业
“双碳”背景下煤基综合能源企业的价值研究2022年第9期
作者:李俊彪
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北京市昌平区,102211)
摘 要 能源领域特别是煤基综合能源企业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的重要责任主体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阐述了“双碳”进程中煤炭与煤基综合能源企业的重要地位;系统剖析了“双碳”进程中煤基综合能源企业的核心价值,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在生产协同方面,发挥上下游联营优势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在资源协同方面,有效实现煤炭煤电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发展;在减碳控排方面,有效落实降碳任务支撑全国碳市场建设和运行;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技术资金人才优势推动绿色低碳科技革命。认为,煤基综合能源企业应从技术储备、项目储备、资金储备、人才储备等方面,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发挥积极支撑作用。
关键词 “双碳”目标;煤基综合能源企业;能源安全;价值研究
煤炭内河物流规范和绿色运输研究2022年第9期
作者:刘原奇
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物资装备部,北京市朝阳区,100728)
摘 要 介绍了我国目前内河煤炭运输的基本情况,对煤炭内河运输存在的物流缺乏标准化体系、物流服务验收标准不一、物流从业者缺乏绿色运输意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煤炭内河运输规范和绿色运输的现实意义及其具体实施思路;阐述了建立内河物流服务通用规范和行业标准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其重要作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在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绿色运输后取得很好的实际效果:煤炭损耗标准由0.8%降至0.4%,年均节约成本1 100万元;沿江企业预警库存量由85万t降低到50万t,年均节省采购成本1.5亿元,年均节省资金成本1 350万元。
关键词 物流服务规范;绿色运输;物流网络服务平台;煤炭内河运输
能源企业卓越绩效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兖矿能源集团为例2022年第9期
作者:杨继贤1,2,韩继秋2,张峻峰3,刘琪瑶1
单位:(1. 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省徐州市,221116;2. 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邹城市,273500;3. 山东能源集团物资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255120)
摘 要 介绍了国内外卓越绩效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研究与分析了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及其相关实践,该模式主要内容包括:构建基于卓越绩效的核心领导力,科学制定并实施矿业、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智慧物流五大战略,以顾客驱动为导向提升市场价值,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以实现品牌增值,以人力资源为保障促进价值创造,注重与利益相关者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加强系统管理、重视过程管理与结果实施,坚持学习与创新研究。该模式在具体实践中取得突出成效,企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大大提升。
关键词 能源企业;卓越绩效;系统管理;价值创造;质量管理;兖矿能源集团
我国煤炭企业网络安全现状、问题分析研究与建议2022年第7期
作者:王丹识1,韩鹏军2,王荣博1,杨 欧3,董 凯4,田 欣5,许秀莉6
单位:(1.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北京市朝阳区,100013;2.国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东城区,100120;3.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518129;4.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电力能源事业部,北京市海淀区,100083;5.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源事业部,北京市海淀区,100089;6.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产业数字化方案部,广东省深圳市,518000)
摘 要 在国家大力推动能源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建设背景下,结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对部分重点煤炭集团总部进行的网络安全专项调查情况和数据,阐述了我国煤炭企业网络安全的主要特点,介绍了我国煤炭企业网络安全现状,研究分析了我国煤炭企业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完善企业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合理应用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加强网络安全运营管理3个方面提出煤炭企业网络安全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煤炭企业;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网络安全防护;网络安全运营管理
基于原料属性的商品煤营销质量指标体系建设研究2022年第7期
作者:刘临沂
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830000)
摘 要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要切实提高煤炭加工转化水平,加快煤炭由单一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现有的商品煤质量指标体系是基于燃料属性建立起来的,已不能满足基于原料属性的商品煤营销质量评价,为此提出建立基于原料属性的商品煤营销质量指标体系。分析了煤炭燃料属性质量评价体系现存问题,研究了原料属性商品煤质量评价体系中的特点以及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的方向,从选取评价指标、建立评价准则两方面构建了原料属性商品煤质量指标体系,并研究建立了基于原料属性的商品煤营销质量评价模型。
关键词 原料属性;商品煤;质量指标体系;质量评价
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完善建议2022年第7期
作者:殷召良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北京市海淀区,100083)
摘 要 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经历了制度创新研究、制度框架确立、制度方案确定实施和资源税条例上升为资源税法4个阶段。该制度是实现国家矿产资源所有权的新形式,是市场配置矿产资源决定作用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两山”理论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针对该制度还存在的矿业权出让收益与资源税和矿业权占用费重叠、矿业权出让行为行政化、没有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矿业权成本负担加重、探矿权出让收益没有考虑探矿风险和探矿投入补偿等问题,应进一步理清收益、资源税、矿业权占用费的关系;强化矿业权出让行为的民事性质;加快矿产资源法修订,将改革成果法律化;矿业权竞买人要适应新制度要求做好竞买矿业权的投资决策。
关键词 矿产资源权益金;矿业权出让收益;资源税;矿业权占用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矿产资源有偿使用
麻地梁煤矿综放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与实践2022年第7期
作者:吴劲松,徐 辉,阚 磊,周宗业,周 圆
单位:(内蒙古智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麻地梁煤矿,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017000)
摘 要 针对综放设备在检修盲目、管理粗犷等传统经验管理模式下存在的使用维护问题,提出了煤矿综放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分析了综放设备传统管理现状,研究了综放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施路径,介绍了麻地梁煤矿实施综放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历程与实践;提出了应用智能检修系统、远程“会诊”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的数字化技术路径以及采用检修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考核机制创新的创新路径,最后创造性地提出综放设备在达到使用寿命后,采取设备就地封闭的创新构想。通过在麻地梁煤矿的具体实践表明,综放设备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综放设备的精准检修,提高了检修效率,可避免综放设备带病运行和过度运行带来的中断生产及其安全隐患,降低了综放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煤矿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 麻地梁煤矿;综放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精准检修;设备管理